室內WLAN無線覆蓋系統工程方案
一.方案的合理性。
1.1 AP位置是否合理
室內無線設備的安裝,將無線設備放在天花板上.
1.1.2 頻點規劃是否合理
IEEE802.11b和IEEE802.11g標準工作頻段在2.4GHz,在我國,其傳輸信道為13個,具體頻率劃分如圖所示。每個信道帶寬為22MHZ,信道間隔為5MHZ。顯然,1、6、11一組,2、7、12一組,3、8、13一組之間沒有頻率重疊,因此不會產生干擾。
13個信道所占用的頻率情況如下表所示:
信道標號 | 中心頻率 | 信道低端/高端頻率 |
1 | 2412MHz | 2401/2423 |
2 | 2417 | 2406/2428 |
3 | 2422 | 2411/2433 |
4 | 2427 | 2416/2438 |
5 | 2432 | 2421/2443 |
6 | 2437 | 2426/2448 |
7 | 2442 | 2431/2453 |
8 | 2447 | 2436/2458 |
9 | 2452 | 2441/2463 |
10 | 2457 | 2446/2468 |
11 | 2462 | 2451/2473 |
12 | 2467 | 2456/2478 |
13 | 2472 | 2461/2483 |
若該區域內布有16個AP,相應使用的信道為:
AP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使用信道 | 6 | 1 | 11 | 11 | 1 | 11 | 6 | 1 | 1 | 6 | 1 | 11 | 6 | 11 | 6 | 1 |
1.1.3 設備尺寸是否合適
AP設備采用內置天線進行無線覆蓋,設備體積小易于安裝,不影響室內美觀。
1.1.4 無線鏈路計算方法
根據鏈路之間的距離、使用的頻段、使用設備的發射功率、接收靈敏度、使用天饋線系統的規格、長短等進行計算。鏈路計算公式如下:
Pr=Pt-Ltl+Gta-Ltm+Gra-Lrl 其中Ltm=92.5+20logf+20logd
Pr≥Sr
Pr=接收功率 Pt=設備的發射功率
Gta=發射天線的增益 Gra=接收天線的增益
Ltl=發射端傳輸線路衰耗 Lrl=接收端傳輸線路衰耗
Ltm=傳輸空間衰耗 f=使用頻率
Sr=設備的接收靈敏度 d=兩站之間的距離
Pr≥Sr的預留程度應根據實地電磁環境的復雜程度、鏈路之間的物理環境和通信距離來定。 一般在近距離的情況下,最少應預留3dBm以上。傳輸距離越遠預留增益應越大。在遠距離時預留增益應在20dBm左右。
1.1.15 設計覆蓋情況滿足要求
方案設計完全根據現場環境進行設計,根據不同的建筑環境采用不同的覆蓋方案,設計合理易于實現。
對于室內無線覆蓋要求,本方案均能按照要求實現。
1.1.6 無線信號合理規劃,避免干擾
無線設備采用OFDM(正交頻分復用)調制方式,該技術屬于多載波調制(Multi-CarrierModulation,MCM)技術。
OFDM增強了抗頻率選擇性衰落和抗窄帶干擾的能力。在單載波系統中,單個衰落或者干擾可能導致整個鏈路不可用,但在多載波的OFDM系統中,只會有一小部分載波受影響。此外,糾錯碼的使用還可以幫助其恢復一些載波上的信息。通過合理地挑選子載波位置,可以使OFDM的頻譜波形保持平坦,同時保證了各載波之間的正交。
通過合理的信道規劃設計,可有效避免無線干擾問題,保障網絡的穩定可靠。
在室內的無線網絡規劃中,由于遍布室內的無線網絡接入點設備終端,彼此之間信號交叉分布覆蓋的情況比較常見,但是如果對無線網絡所占用的工作信道沒有合理的規劃,將會嚴重影響所有設備的工作效率,以及設備所提供的數據交換能力。
在室內常見的無線網卡及接入點,主要使用的是基于標準802.11b/g協議的產品,該標準工作在2.4GHz頻段,共設11個子信道,但是由于子信道分布的重疊性,在該頻段內最大不會互相重疊的信道只有3個,也就是說,在室內的某一個區域,同時接收到的無線信號所占用的子信道將不能超過3個,否則就會產生干擾,結果是帶來信道帶寬的共享、雜波的增加、以及傳輸效率的降低。
因此,在室內規劃無線接入點的子信道時,一定要預先測定在該接入點所覆蓋的區域是否已經有無線信號的存在,使用了哪些子信道,從而可以通過手動設定該無線接入點的子信道序號來規避與其他無線發射設備所產生的干擾。
1.1.7 設備選用類型、數量合理
方案按照實際環境,合理選用了相應的無線寬帶產品,采用了室內覆蓋方式對場所進行無線覆蓋,本方案中均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所布置的無線設備數量完全是根據建筑環境、人員分布等客觀環境而設定。
根據甲方的要求,我們選用的產品為:
室內AP:GC-2405
設備單價:
1.1.8 線纜選用以及走線合理
無線設備采用POE網線供電的方式,無需另外拉電源線。
方案選用的線纜均符合國家行業標準,線纜長度選定均按照實際測量后得出;線纜的走線按照綜合布線施工規范進行,做到按照標準施工,兼顧環境美觀等因素。
所使用的線纜均為符合國家相關行業標準的線纜,線纜的長度及規格為經過實際測量而定;線纜的走線路徑為:符合規范,使用量最少為原則進行選取。充公利用樓棟中本身具有的線槽走線。
1.1.9 輔材使用符合安裝規范
方案中選用的輔材,均按照實際需求選用,施工按照行業操作規范進行。
1.2.0 充分考慮建筑內、外周邊地理環境
方案設計前,對現場環境進行充分的考察,并做相應的記錄,方案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實際的建筑情況,設計合理、節約。
1.2.1 系統擴容能力強、維護便利
(1)方案設計為以后擴容預留系統容量空間
方案設計時已充分考慮到實際用戶數量,若以后系統的發展,增加用戶數,只需增加相應的無線接入點(AP),不需改變相應網絡結構,系統擴容便利。
(2)方案設計考慮到日常維護和故障處理的便利性
設備安裝點均安裝在人員易于作業的位置,對于需要現場手動處理的工作可易于操作。
1.2.2 系統合理
本無線網絡考慮到網絡使用方式的特點,建議采用DHCP,該種方式的特點是用戶無需手工配置本機IP地址、默認網關、子網掩碼和DNS等相關配置,用戶只需連接到合適的AP上,并將網卡地址設定為通過DHCP自動獲得即可。當用戶通過無線網卡連到AP上,用戶網卡會發出DHCP請求以獲取IP等信息,既免去了用戶手動配置的不便又有效地防止了地址沖突的發生。
二、本次方案具體說明
根據本次運用的特點,所有區域內無死角無線覆蓋。我們每個無線AP大概覆蓋300平米區域,能保證至少30個終端同時接入網絡實現無縫漫游,現根據樓層大概面積所確定AP的大致點位,AP放在圖中綠色圓圈中心附近。具體情況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再做調整。
三、 設備簡介
生產商:臺灣羅美
設備型號:GC-2405n
最大輸出28dbm 內置5dbi全向天線 可同時設置4個SSID 可劃分4個VLAN 無線模式AP POE網線供電 | ||||||||||||||||||||||||||||||
設計特色 | ||||||||||||||||||||||||||||||
| ||||||||||||||||||||||||||||||
AP 規格 | ||||||||||||||||||||||||||||||
|